无码专区永久免费av网站,中文字幕AⅤ人妻一区二区,116美女写真成人午夜视频,欧美成人aa视频免费观看

圖片信息

首頁 > 新聞資訊 > 圖片視頻 > 圖片信息

奮力推動鐵路高質量發展 努力當好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 ——寫在2025年全國鐵路監督管理工作會議召開之際

——寫在2025年全國鐵路監督管理工作會議召開之際

發布時間:2024-12-26 來源:國家鐵路局
分享:
字號:TT
分享到微信
×

用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即可將網頁分享給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預計2024年全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超8000億元,投產新線約3000公里,其中高鐵約2300公里;全國鐵路營業里程約16.2萬公里,其中高鐵約4.7萬公里,地方鐵路超2.5萬公里;預計全年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約43億人,同比增長11.7%左右;全國鐵路貨運發送量約51.8億噸,同比增長3%左右……剛剛召開的全國鐵路監督管理工作會議上,一組組數據、一項項成就,引發與會人員廣泛討論和深刻共鳴。
  2024年12月16日,蘭張高鐵武威至張掖段正式開工,建成通車后,西北地區將再添一條連接中東部的高鐵大通道;12月26日,上海經蘇州至湖州高鐵正式開通運營,“軌道上的長三角”再添新動脈。越織越密、縱橫交錯的鐵路網,織出一幅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美好圖景。
  新的一年,鐵路行業將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奮力推動鐵路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努力當好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
 
 
提升鐵路運輸保障能力 推進降本提質增效



  2024年,國家鐵路局聚焦推進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著力抓好基礎設施“硬聯通”和規則標準“軟聯通”,推進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多式聯運、國際聯運。國家鐵路局制定了《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行動鐵路領域實施方案》,對鐵路領域降低物流成本部署了六個方面21項具體舉措。
  聚焦多種運輸方式互聯互通,國家鐵路局將著力抓好基礎設施“硬聯通”和規則標準“軟聯通”?;A設施“硬聯通”方面,研究規范鐵路專用線接軌建設和運營管理,著力推進專用線進廠礦、進碼頭、進園區,開展鐵路專用線建設運營全流程工作試點,推動實現貨物運輸“宜鐵則鐵”,促進降低物流成本;規則標準“軟聯通”方面,引導具備條件的聯運企業提供一單制服務,實現托運人一次委托、費用一次結算、貨物一次保險、多式聯運經營人全程負責。研究制定集裝箱鐵水聯運裝載和安全檢查技術規范,推動鐵水聯運集裝箱安檢互認,實現一箱到底,中途不開箱檢查。
  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是鐵路推動降低物流成本的重點領域,也是國家鐵路局著力推進的重點工作。以煤炭、鐵礦石為重點,國家鐵路局將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推動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愿意轉、轉得了、轉得好。通過規范鐵路和專用線企業對外收費,推動完善鐵路運價動態調整機制,推進專用線共建共用,降低鐵路運輸費用。通過加大普速鐵路建設,提高重載鐵路比重,優化運輸組織,推動鐵路物流與產業鏈供應鏈一體化融合發展。
  在推動鐵路發展多式聯運方面,近年來,鐵路運單電子化、貨物運輸集裝化快速發展,一單制、一箱制試點加快推進,電子運單比例達到97%以上。下一步,國家鐵路局將以規則標準為抓手,著重在“聯”上做文章,通過規范標準、從設施銜接、安檢互認、標準協同、信息共享幾方面協同發力,推動多式聯運高質量發展。
  同時,圍繞提升運輸保障能力,國家鐵路局加大重點物資保障力度,2024年預計運輸煤炭約28.3億噸,持續保持增長。不斷豐富“鐵路+文旅”、高鐵快運等產品供給,全年開行旅游列車1900列左右,每天1600余列動車組提供高鐵快運服務。推動33個車站實現地鐵與鐵路安檢流程優化。旅客最高日發送量達2144.8萬人,創歷史新高。修訂鐵路運輸服務質量投訴處理辦法,更好解決人民群眾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
 
推進鐵路國際交流合作
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在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引領下,中國鐵路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不斷提升,中國高鐵已經成為一張“亮麗名片”,國際合作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目前,中歐班列通達36個國家的320余個城市,西部陸海新通道輻射125個國家和地區的542個港口。
  國家鐵路局著力推進鐵路國際交流合作,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組織召開鐵路“走出去”座談會,搭建鐵路“走出去”平臺,建立協商合作、自律約束機制,服務企業出海,防范內卷式競爭,引導境外項目投建運一體化。
  國家鐵路局牢牢把握鐵路行業政府部門職責定位,著力深化拓展鐵路政府部門間雙多邊合作交流,鐵路對外工作實現新突破、邁上新臺階、開創新局面。國家鐵路局帶隊先后訪問非洲、歐洲、東南亞,推動中非鐵路國際交流合作進一步走深走實,出席國際鐵路安全理事會2024年會議并訪問鐵組委員會,研究推動泛亞鐵路中通道加速連通。
  同時,深化拓展與非洲、東南亞、中亞等國家鐵路雙邊交流合作,加強與OTIF、國際鐵路安全理事會等國際組織合作。積極推動坦贊鐵路激活,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期間親自見簽《坦贊鐵路激活項目諒解備忘錄》。
  丘山積卑而為高,江河合水而為大。展望未來,國家鐵路局將持續推進鐵路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標準“軟聯通”和同共建國家人民“心聯通”,積極拓展雙多邊機制合作,推動鐵路“走出去”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世界鐵路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協同推進鐵路沿線環境治理 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維護鐵路安全、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既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根本體現。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就鐵路領域改革作出重大部署,作為國民經濟大動脈,鐵路安全事關國家形象、經濟社會發展穩定大局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抓好鐵路沿線安全環境治理,意義重大、任務艱巨。
  近年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合力共為、攻堅克難,充分發揮鐵路沿線安全環境治理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作用,鐵路沿線安全環境治理工作取得積極成效。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全面劃定,31個省份建立鐵路地方110報警互通機制,時速120公里以上線路全部完成封閉,減少鐵路平交道口1047處,鐵路交通路外相撞事故件數和死亡人數持續保持雙下降。
  各地充分發揮主動性,結合自身情況開展綜合治理,取得良好成效。在山東,環境治理納入16市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一季一考”,壓緊壓實屬地責任。堅持考核激勵并重,表揚先進集體120個、先進個人420名,獎勵隱患舉報人員590人。貴州成立省鐵路民航安全服務中心,為全省鐵路沿線安全環境提供安全服務保障;邀請鐵路領域專家參加鐵路沿線環境安全治理交叉檢查6次,利用廳際聯席會議和“雙段長”機制及時整治內六線威寧大橋下違建違占、滬昆高鐵旁擅自修建高填方擋墻等重大事故隱患。
  人心齊、泰山移,鐵路沿線安全環境治理工作重在協同治理。下一步,國家鐵路局將統籌推進鐵路沿線安全環境治理機制和護路聯防、網格化治理、鐵檢互動等機制融合發展,開展聯合督導檢查和聯動報警應急演練,加快推進重點地段全封閉、重大隱患整治、道口拆并改、公鐵水并行地段安全管控、涉鐵施工和油氣管線風險隱患排查整治等重點任務,持續深化鐵路沿線安全環境治理,守牢鐵路運行安全生命線,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鐵路高質量發展。
 
地方鐵路健康發展
帶動城市群都市圈城際、市域(郊)鐵路有序發展
 
 
  今年9月6日,隨著兩趟首發列車同時從杭州西站和溫州北站開出,沿著杭州至義烏至溫州高鐵分別駛向溫州和杭州方向,杭溫高鐵正式開通運營。沿線浦江、東陽、磐安、仙居等縣市區結束了不通高鐵的歷史,杭州、金義、溫州三大都市圈1小時通達格局基本形成。
  享受便捷出行體驗的旅客或許并不知道,杭溫高鐵是地方鐵路發展壯大的一個縮影。杭溫高鐵一期為義烏至溫州段,由民營資本控股投資、建設、運營,是國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和社會資本投資鐵路示范項目;二期為杭州至義烏段,由浙江交通集團投資建設,是浙江省首條省方全資建設的高鐵項目。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鐵路工作高度重視,陸續出臺深化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推動市場主體多元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地方鐵路快速健康發展,帶動城市群都市圈城際、市域(郊)鐵路有序發展,已成為除國家鐵路之外的重要力量,為服務國家戰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路網規模質量不斷提升。地方鐵路已拓展至28個省區,營業里程超2.5萬公里。一批區域性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鐵路專線支線相繼建成投產,覆蓋范圍逐步擴大,層次體系逐漸清晰。
  ——運輸保障能力持續增強。預計2024年全年,全國地方鐵路貨物發送量達12.1億噸,同比增長4.5%左右,全國鐵路貨運發送量的23.4%。
  ——建設運營主體日趨多元。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本參與鐵路投資、建設和運營,經國家鐵路局許可的地方鐵路運輸企業達到80家,鐵路建設運營主體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
  下一步,國家鐵路局將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強化地方鐵路監管,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依法依規參與鐵路建設運營,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自主運營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支持地方控股鐵路企業自主選擇運營管理模式,持續推進地方鐵路高質量發展,大力推動“四網融合”工作,著力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軌道交通融合發展模式。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