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能新時代鐵路建設者 激發安全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
國家鐵路局有關負責人就舉辦新時代鐵路建設產業工人
安全技能培訓示范班答記者問
記者:為什么舉辦新時代鐵路建設產業工人安全技能培訓示范班?此次培訓班的目的及意義是什么?
國家鐵路局有關負責人:鐵路是國民經濟的大動脈,關系國家的經濟命脈和民生福祉。截至2023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5.9萬公里,其中高鐵4.5萬公里。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投資蓬勃發展,地方鐵路營業里程達到2.4萬公里。新時代新征程,鐵路發展面臨新形勢新任務,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質鐵路建設產業工人隊伍。增強一線鐵路建設從業人員技能素質、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持續穩定就業、提升產業工人的安全感歸屬感幸福感獲得感,是我國鐵路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課題。當前,大規模高要求的鐵路建設,既要保障鐵路工程的質量和安全,又要保障廣大一線工人的自身安全。守住安全底線的第一關就是嚴格的安全技能培訓。加強鐵路建設產業工人安全技能培訓,就是要立足黨和國家的發展大局,圍繞國家戰略、產業升級和項目建設,優化勞動力結構、加快行業改革、推動產業升級,努力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強大的高素質鐵路建設產業工人隊伍,構建終身技能發展的全鏈條培訓體系,為勞動者持續學習、技能提升、技術創新、價值創造搭建平臺,推進產業鏈、人才鏈、創新鏈深度融合,讓更多的農民工在一線崗位上建功立業,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以實際能力、實際行動牢牢守住鐵路安全發展底線,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能支撐與人才支持。

記者:當前,我國鐵路工程建設現場施工人員以農村務工人員為主,本次培訓示范班采用現場培訓的方式,而不是傳統的教室授課,是基于什么考慮?想實現什么樣的效果?
國家鐵路局有關負責人:現場培訓相對于傳統教室授課,有更強的針對性和實操性,有利于直觀、高效地掌握現場操作技能。目前我國鐵路工程建設現場施工人員主要是農村務工人員,本次培訓班采取現場培訓為主的方式,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和鄭州鐵路技師學院、貴州鐵路技師學院專門制定了培訓方案,設計了培訓大綱和課程,并安排了領域內獲得過各種榮譽的技術專家能手到現場授課,多措并舉確保培訓取得實效。我們希望參培學員珍惜此次培訓機會,確實能夠學有所獲、學有所進、學有所成。我們也要求參會的相關單位部門要以這次示范培訓為牽引,正式拉開鐵路建設產業工人大培訓、大學習的序幕,認真總結推廣好經驗好做法,切實落實好各項培訓任務,逐步構建起面向全體鐵路建設產業工人的技能培訓體系,打造高素質鐵路建設產業工人隊伍,為推動中國鐵路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記者:為強化施工現場技能人才儲備,推動鐵路工程建設高質量發展,本次培訓示范班配備了哪些師資力量,如何在有限時間內將參訓人員迅速提升為新時代的產業工人?
國家鐵路局有關負責人:本次培訓示范班的師資配備可謂陣容強大,有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的正高級工程師,中國施工質量管理協會質量工作首席專家,中鐵七局副總工程師于小四;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勞動模范李建學;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火車頭獎章”獲得者、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王足剛等十余位強大的師資力量。我們以現場示范培訓的方式搭建起“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良好環境;努力推動面向基層、面向一線、面向全體工人,廣泛開展崗位練兵、比武競賽活動,推進職工隊伍安全意識和技能素質的整體提高;努力推動發揮創新工作室在群眾性技術創新中的作用,廣泛開展產業工人技術創新活動,讓創新創效為職工技能素質提升插上騰飛的翅膀。國家鐵路局將推動各級鐵路建設單位積極為產業工人成長成才和優秀技能人才充分發揮作用搭建平臺、創造條件、提供服務,堅持政治素質和安全技能素質同步推進,提高技能人才的榮譽感獲得感,營造職工成長成才的社會氛圍,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以實際能力、實際行動牢牢守住鐵路安全發展底線,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能支撐與人才支持。

記者:本次培訓為什么要采取“示范班”方式?下一步將有什么計劃?將帶來哪些預期效果?
國家鐵路局有關負責人:舉辦培訓示范班,是鐵路建設產業工人技能培訓的一次創新嘗試,也是構建行業培訓體系的第一步。接下來我們還要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總結成功經驗,建立標準化培訓模式。培訓結束后,通過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探索產業工人安全技能形成規律與培訓規律,打造一整套適用性強、可復制的范式,提高培訓工作的科學性。二是創新豐富培訓形式。創新開發農民工夜校、技能體驗館、安全培訓工具箱等豐富培訓載體。大力探索“互聯網+技能培訓”模式,推動云計算、大數據、移動智能終端等信息網絡技術在產業工人技能培訓中的應用,提高培訓的便利度和可及性,滿足多樣化、個性化培訓需求。三是建立行業部門牽頭地企聯動的工作機制,搭建“行業+政府+企業+院校”的多元一體培訓平臺。督促和幫助各鐵路建設企業與所在地,特別是勞務輸出大省人社部門聯通信息,協同地方政府用足用好培訓政策,將培訓與就業緊密掛鉤。四是探索建立鐵路行業培訓工作制度。研究建立鐵路建設產業工人培訓備案制度,逐步實現上崗準入和企業互認,為優秀工人提供更多發展機會,提升其職業歸屬感、自豪感和榮譽感。
|